在選擇監控紅外燈的時候,是選擇正芯的還是選擇散芯的,選擇的時候應該注意哪些,而正芯和散芯又有什么區別呢?
燈芯選用正芯還是散芯決定著紅外燈的質量,二者之間的價格也非常懸殊,甚至相差五倍以上,這也是市場上紅外燈價格三六九等的一個重要原因。攝像機對發光光譜在850納米的燈敏感,即有紅爆的紅外管,這個頻段的紅外燈管也是價格貴的。將紅外燈的燈板取下,再找一只可調的穩壓電源。在光線較暗的環境下,先將穩壓電源的輸出電壓調至紅外燈的額定工作電壓,連接紅外燈,此時紅外燈正常工作,然后逐漸調低電壓至燈管熄滅,看燈管的發光程度是否一致,如果在此過程中燈板上所有的燈管發光一樣,則說明燈管用的是正芯;如果有的燈稍亮有的燈稍暗,那么燈芯的質量就讓人懷疑了。另外還有一種方法測量法。在紅外燈正常工作的情況下測量每個燈管的工作電壓。目前市場上的LED紅外燈大多數用的是小功率燈管,芯片多為12MIL或者14MIL[1密耳(mil)=0、0254毫米(mm)],每只燈管正常的工作電壓是1、5V左右
用一數字萬用表,量程開關打至2V檔,測量每一個燈管的工作電壓,若是正芯管,每一個燈管的工作電壓的誤差值在0、03V以內,若大于這個數值,特別是普遍較大時就說明這批燈管絕非正芯。這種方法對940納米的紅外燈同樣適用
正芯燈管的優點是工作穩定,新時一樣新,老時一樣老,工作上三五年以后再看燈板上的燈,他們發光也非常一致。如果是嫌照度低,適當調整工作電流即可使其恢復青春。散芯燈管就不一樣了,工作半年以后燈板上有的燈亮有的燈暗,一年以內不出故障就是萬幸了。即便是換掉壞管子,不長時間后仍然出故障。